Skip to content

Menu

Copyright Lomic28's Inn 2025 | Theme by ThemeinProgress | Proudly powered by WordPress

Lomic28's InnCogito ergo sum. Rene Descartes

毕业后的第三年

2018年1月10日浮生闲 Standard

2018.01.10

 

我今天提笔写这个东西时,距离本科毕业已经过去了两年半。今天白天在家里接了一个美团的远程面试,前面还聊的将就,最后手写代码反倒写崩了。一来是太久没有写过代码确实有些生疏,二来这段时间也没有怎么去认真的复习面试的东西,基础的一些题目也没去过一遍。那也就这样了,之后的面试再多做些准备就好。

最近走了不少地方,也拍了不少的照片,跟着家人、或者独自一人沿着重庆这座城市走了许多遍,去了很多从未去过的地方,看到这个城市的发展与繁荣,也越发的感受到内心深处的排斥。我并非是排斥这座城市,而是排斥无能的自己。

过去两年在杭州生活,最开始以为会定居成家,到后来发现自己什么都负担不了,以至于最终的逃离;我知晓那并非全是我的问题,但终究是在逃跑。我回到家中半年,虽然说已经远离了某些场景,但内心的郁结并未曾解开;打定了主意拼一把考清华,但也并没有彻底尽力,或者说我这个人的尽力也就是如此。我知晓如今已换了船,但我依旧负舟而行;理应放下那些过去的、无趣的、沉重的包袱,但仍不能释怀。

在考完研之后的两天里极其消沉,知晓不如人意的成绩并不能够过线,也知道自己这半年的时光就此消磨殆尽。再往后一周,在彻底的失落里,逐渐看清了过往的一些问题,包括感情、执念、自己。大概是一些包袱终于就此放下,我也许感到快活,也许更加痛不欲生。那些扎在心头的刺,插进去的时候痛,拔出来也痛;哪怕只剩下一些伤疤,那些脆弱的血管,也泛着红。

我应当说,我终于有一些后悔的事情了,到了二十四五岁这个年龄。我一直说自己不求永不后悔,只求无愧于心。如今我依旧无愧,但终究是心生悔意。无关感情,也无关工作,而是学习。我也知晓真心想学东西,其实与环境并没有太大关系,只要想去学就立马去学;知识也并非是只有学校里才有,工作中同样有许多需要学习的。这种情绪其实是毫无意义的,想得再多不如直接去做。我终究是后悔过早地离开学校,并不是主动的选择毕业,而是被动地滚出校园。

去岁春节的时候,我就有开始打算回学校继续学业的事情,中旬辞职回家复习,到年末考完国内的考试。虽说时间上看上去也还挺充分,但中间的过程与到此时的结果都无法让自己满意。我知晓自己内心的情绪,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可以负担他人信任的人。我希望自己能够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、感兴趣的事情;如果将计算机科学比作海浪,我希望自己能够站在一朵浪花上冲向海洋。我知道这个说辞过于空虚,可以用来形容梦想,但绝不能用来指导方向。

前些日子跟袁大小姐吃饭,她说我一直都不开心。我想了想,似乎一直都没有什么真正能够让我觉得开心的东西;让我想起因为愚蠢与懒惰而荒废的五年时光。我已经许久没有追忆往昔,因为那毫无意义。我明确的知道当下的每一分钟,在我所剩无几的时间里显得极其珍贵。我唯一觉得庆幸是老妈还算健康与年轻,我或许还能有个三五年来谋求自己的学业。前几天老阮说,你再这样下去,等你到了三十岁、四十岁,看到同学们都儿女成群,你后悔的事情会更多。我说那也没关系了,倘若能够求学顺利,在三十二岁能博士毕业,我也知足。

当我逐渐长大一些了,才明白二十四五岁是个麻烦的年龄,也逐渐能够换位理解前两年的事情。倘若再小一些,二十二三的时候,打算去读书怎么都不是问题;可到了这个年龄,发现自己站在岔路口进退两难。或者说脚下已经没有了任何的道路,只是一个人在黑暗里探索;不论走向哪里,都不会再有同行的人。人生路上拐弯的机会没有几次,每一次拐弯都意味着从零开始。韩寒最近提到他当年退学之后不再回学校的一段往事,当你发现当年的同学都上大一,而你回去还是高三,虽然都是同一批人,但你发现一切都回不去了。或许他说的过于悲观与被动,但对于我而言,虽然并不在意这些东西,但我终究是孤家寡人了。

郁结之气于胸,虽然有得抒发,但终究是涂抹了我的面容。虽然诸多事情都有轻而易举的解决办法,但我并不愿意接受,也不愿意妥协。越长大越发现很多事情都充满了无奈,我如今依旧能够有些理想主义的活着,也是因为诸多压力由家人替我扛了起来。这种时间并不会太长,虽时日无多,但我并不愿意就此死去。徐志摩给陆小曼的信里写“我有时真想拉你一同死去”,用以表达他那炽热如同岩浆的爱意。我亦有着如此的念想,“朝闻道,夕死,可矣”,我终究是明白了这句话的意义,而不是止于文字。

我已经决定了要继续学业,虽然过往的成绩不堪入目,甚至只能说是勉勉强强到了申请的标准。用小钦的话说,GPA3.0不到的shit成绩除了上清华还能去哪,但我考清华的第一年就这样挂掉了。对于我来说,现在只要有可能走的路,就要去走。很多东西都是公平的,特别是考试,终究取决于个人的付出。不论是之前的考研,还是如今正在准备的GRE和稍后的TOEFL。我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,青春已经就此离开。在青春跟我道别的时候,我无力负担更多的信任、更多的依靠;这令我感到痛苦,也是我必须走上如今这条道路的原因。更多的付出与更大的压力,驱使我为了活下去而更加努力。

本科毕业后的两年半,经历了许多,对各种各样的无奈、愧疚、后悔,也就这样放下了。我开始重新拍照,重新写诗;继续学习,继续工作。长胖了许多,又瘦下来一些;皮囊也许没有衰老多少,但内心终究是多了几道伤疤;能够见到想见的朋友,嬉皮笑脸地相聚,然后各自走丢,各自面对人生的难。我们以家乡这座城市为坐标,来来去去,每年或是半年,有幸见上一面;也许还会跑到别的城市,只为在下班后约上一次晚饭,坐在夜晚的霓虹里,在夜宵摊上聊聊天。

我终于可以在中国的城市里随便游荡,如同一个孤魂野鬼,一个无家可归的人。有时候我在重庆这座城市里闲逛的时候,拿着手机背着单词,看到一些觉得有趣的画面,我会拍下来。这几年过去,虽然拍照的技术也不见多少长进,但我终究是从感情的阴霾里走了出来,这也是我去年最重要的收获。

我想去世界各地走一走,起码能够跨越那片海洋,去地球的另一边,去学习、工作、生活一段时间。

我在这里记下二十四岁时的愿望与梦想,作为写给未来的自己的留言:

希望时隔两年后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,不论是否在地球的另一边读书,不论是否有所爱的人,不论是否得偿所愿,你都能够无悔、无愧、无畏地活着,依旧热爱生活,与朋友们保持联系,关心家人,保持呼吸,锻炼身体。

希望那时候的你,能够顺利进行自己的学业,能够和所爱的人在一起,能够负担起信任与责任。

那么,两年后再见,润修。

——2018年01月10日,于重庆南岸茶园的小屋子,冬天真冷

Write a Reply or Comment 取消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近期文章

  • 皆非
  • 不二臣
  • 谪仙二十首
  • 定风波
  • 诸子百家

近期评论

  • 张庆东 发表在《城西有郎》
  • Troland 发表在《二十四其三》
  • lomic28 发表在《青岚》
  • LAZADA 发表在《青岚》
  • 全球速卖通 发表在《青岚》

归档

  • 2018 年 12 月
  • 2018 年 8 月
  • 2018 年 7 月
  • 2018 年 6 月
  • 2018 年 5 月
  • 2018 年 4 月
  • 2018 年 3 月
  • 2018 年 1 月
  • 2017 年 8 月
  • 2016 年 10 月
  • 2016 年 2 月
  • 2015 年 2 月
  • 2015 年 1 月
  • 2014 年 9 月
  • 2014 年 3 月
  • 2013 年 12 月
  • 2013 年 11 月
  • 2013 年 10 月
  • 2013 年 8 月
  • 2013 年 7 月
  • 2013 年 6 月
  • 2013 年 5 月
  • 2013 年 4 月
  • 2013 年 3 月

分类

  • 二十三年蝉
  • 入梦记
  • 怪力乱神
  • 暗
  • 未分类
  • 浮生闲
  • 猫
  • 车轮

其他操作

  • 登录
  • 条目 feed
  • 评论 feed
  • WordPress.or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