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雨
2014.09.20
北京的第四个中秋是在开学前度过的,天气渐渐变得凉快起来,比过去三年的秋天都要冷。进入九月之后,北京便不停地下雨。不下雨的时候,虽然天空中有太阳,却没有什么温度。秋天很早就已经到来,相比去年,今年的秋天太凉快了一些。八月末在实习的时候,晚上十一点左右回寝室,碰到过几次暴雨。因为忘了带伞,所以在各种躲雨的地方躲过很多次。那些照亮天空的闪电,与在耳边炸开的雷鸣,颇为有趣。
我最近半个月里,每天睡觉之前要对自己说一声再见。虽然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对什么说再见,也不知道内心里重复的再也不见是什么意思。就像小时候做某些事情是为了装逼一样,这话在自己心里念叨,总有些说不出道不明的感觉;不说出来就如鲠在喉,说出来了却又略显空洞。
大四才开始,就和结束了没有什么区别。大四没有课程,考研没有开始,毕设没有开题;但周围的世界,却已经如同研究生入学、工作签约之后。这是他人的状态,而不是我的;有羡慕,也有自知。这段时间对我来说,实在很糟糕。就像一块坏掉的蛋糕,被放在了新鲜出炉的糕点台上,如此刺眼和令人厌恶。
最近有吃完饭去绿园闲逛的习惯,园子里叶子没有黄太多,依旧郁郁葱葱。莲花池八月便没谢了莲花,只剩下满池子的莲叶。经常看到环着莲花池坐着吹风的人,我也会在那里坐上一会儿,吹吹凉风。以前没有在绿园逛过,最近倒是碰到几次有趣的事情。中秋节的时候发现有个灯谜会,跟算命的去看了看谜题,没猜出来便走了。后来逛到莲花池,随便找了个地方坐着发呆,却听到有人用笛子吹着《水调歌头》,不是很熟练,吹了很多遍。跟着曲子背了背词,倒是先想姑娘了,尔后又想起家人。隔了几天吃完饭路过绿园时,被月亮带着朝着一个灯柱走,发现中秋节灯谜会那里又开了个金秋晚会,有许多小朋友在那里闹腾。后来没有呆太久便回寝室了,直到七点半才听到晚会开始的喇叭。近几日在绿园看到这些事情倒是颇为有趣,流水账记录下来也不算太啰嗦。
越来越不知道写什么,因为没有太多想说的东西。如果说人的成长以冷漠无言,或是不再思考作为代价,多少是有些残忍。我有一年多没有安静下来读书,也因为别的原因放弃了阅读的习惯;与此同时作为对换的,只有一些无关紧要的数据与公式,还有浪费掉的人生。
我写的东西并不复杂,用词也没有超出文法,逻辑也尚且清晰;即时枯燥乏味,也比干吃五仁月饼要好上许多。《后会无期》里面说,“有时候,你想证明给一万个人看,到后来,你发现只得到了一个明白的人,那就够了。”我想我得到了那个明白人,只是明白人并不愿意看我这么絮絮叨叨。明白人的三观里,没有我这些废话,没有这些矫情;和明白人在一起,我俩性格倒是应该反过来,不过现在就挺好。我写的东西就算比五仁月饼好上许多,也不代表人人都能吃得下去。
写东西主要是为了记录与表达。记录是为了将一些有趣的东西记下来,用于自己回忆;表达则是通过纯文字,或者事件来表达情感。这些字不应当作为宣泄品,而是作为自律之后的产物。人的成长是一个逐渐自律的过程,自律除去本身的意义,附加了自知与自制。写到此处,颇有说教的含义,便不再写更多。
今天晚上又下了一场暴雨,我没有看到,后来走在湿淋淋的路上才知道已经下过雨了。我后来出门拿了把伞,却发现雨已经停了很久,也没有继续下雨的迹象。这一年是2014年,秋雨来的略微有些频繁,仿佛老天爷要将夏天没有下完的雨凑一起泼了。若真是这般,那怕是得继续泼上几个月了。
PS:
本来还想继续再改一些词句,以便更符合逻辑。终究败给了懒,和不想再改。内容却是一如既往的乏味与枯燥,这便是一种代价。写这东西的原因,归结为个人的些许不安。
是常,也无常。
Write a Reply or Comment